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09的文章

《因愛誕生:一段父親帶我回家的路》獻給在成長中受過傷的大人!

圖片
  《因愛誕生 》 作者:蘇絢慧 新書自序  以愛縫補   這是一本寫著我如何走向自我療癒,與如何進入療癒工作的書。生命裡,一些事一些人構成了這些契機的發生,但這絕對不是我計畫得來的。每一次生命的跌落,都帶來生命的轉彎。而每一次的轉彎,都像有一個謎題,等著我去解開。我不斷的問自己何以我的人生是如此登場?何以我的生命路程要如此顛波?何以我必須存在?我的存在究竟是為了什麼?   我相信這些人生謎題還會繼續解下去。但我現在有個很大的相信是:我是因為愛而誕生,而存在。   在幼年時,除了父親短暫的愛,我沒有體會過什麼太深刻的愛,也相信自己是不被愛與不被期待的生命。我的生命像一片荒野,空蕩荒涼。人們經過總是來去匆匆,沒有人真的停留好好的待在這片荒野中,認識這片荒野或瞭解這片荒野。荒野就是如此孤伶伶的存在,即使,荒野曾經渴望有人為它停留。   當然,在幼年的時候,我不懂任何生命的存在是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條件,僅僅存在著,就是一份美好,以致於我大半輩子的時間,花了不少力氣在拿取自己是夠資格活在這世上的證據,也拼了命想要獲得他人的認可。過去,我不知道「努力」本身,就是來自於內在的焦慮,害怕自己的不足與缺乏而被這世界鄙棄。但即使這麼拼命存活,「努力」並沒有讓我的靈魂真的得到安寧,在不斷擁有的過程中,靈魂也沒有因此獲得完整感與充實感,我還是常感受到莫大的虛空與孤單。   但上天,我的神恩待了我,帶我走向尋找自我,療癒生命的旅程。在機緣的安排下,我走到離生命盡頭最近的地方,看見人們在生命盡頭之處的掛念、遺憾與渴望。和這些人生命交會,是屬天的恩典,他們開啟了我的眼,看見生命的陰影與黑洞,也真實的接近生命的傷痛。傷痕累累的生命,難道只是承接著無意義的瘡疤?還是,那是愛的記號,是愛走過生命的痕跡呢?就如耶穌因著愛,為人類承受了釘十架的苦痛,並留下了釘痕。我們的人世,或許也是如此,為了愛的緣故,我們的生命留下了一些傷痛記號,紀念愛走過的痕跡。這些痕跡,是領我們靈魂回家的路,讓我們知道,人生過程或許會迷失自我,或許幾經失落,或許歷經了不少創傷打擊,但這些都無法將你與愛隔絕,也無法阻礙你走回光中,溫熱你的心,熱愛你的生命。   「重要的不是生命對你做了什麼,而是你如何處理生命對你做的事。」 Edgar Jackson 曾說。   療癒之路正是為了帶生命回到光中,回到愛中。因著那些臨終生命的啟示,我

業力與非判斷的正義

圖片
  業力與非判斷的正義   摘自:方智出版《新靈魂觀》   人格如何才能夠超越自身,看到自己的靈魂和其他靈魂的互動?   由於我們無從知道每一次的互動治療了什麼── 了結了什麼業力的債務──所以我們不能光從看到的事情來作判斷。   譬如,假設我們冬天看到有人睡在陰溝裡好了。從這種情形,我們並不知道他的靈魂是要藉此完成什麼事情。我們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某一生,曾經做了殘暴的行為,於是今生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譬如變成他人施捨的對象來體驗相同的動力。   所以,對於他的處境,我們應當以慈悲心回應。 但是,如果認為他的遭遇不公平,並不恰當;因為其實沒有不公平。   確實有一些人格是自私,消極,怨恨他人的。 但是,即便如此,我們還是無法完全知道為什麼。原因總是隱而不可見。 不過,這並不是說我們看不到人的惡業,而是說我們不能去判斷他。   如果我們為此而和人爭辯,吵架,這樣的干涉是很不當的; 因為這一來,我們已經對其中的人作了判斷。 我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一個人做了暴力行為,確實會嚴重傷害別人;因為,靈魂如果健康平衡,根本不會傷害別人。   我們判斷別人的時候,同時就製造了惡業。判斷是人格的作用。 我們說哪一個靈魂「她很值得」「他不值得」時,就製造了惡業。 我們說某人的行為「這樣做對」「這樣做不對」時,就製造了惡業。   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不應該針對自己的狀況採取適當的行動。   譬如,如果我們開車給另外一輛車撞了。開那一輛車的人酒醉駕車。 這種情況,我們確實應當經由法院,要求這個人負責修好你的車子。 而且,當天還沒有清醒之前,這個人應當禁止開車。   但是,你卻不應當任由憤慨、無辜、受害這種感情挑起什麼行動。 這種感情都是我們對自己和對方做了判斷以後產生的。 我們在這種評價當中認為自己優於他人。   如果我們按照感情採取行動, 那麼,我們非但會增加自己靈魂的業力負擔, 而且無法進入這些感情,從這些感情中學習東西。   感情是一種手段,讓我們分辨其中靈魂想要治療的部分, 也讓我們看到靈魂在形體中的行動。 你的靈魂之路通過你的心。   我們若要啟動靈魂的觀點,就不能再判斷他人; 即使是殘酷的判決、燔祭、嬰兒夭折、纏綿病榻、 癌症病人臨死前長久的痛苦,這一類難以理解的事情,也不要判斷。   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一切痛苦到底要治療什麼東西, 也不知道這個求取平衡的能量環境有些什麼細節

完整的圓

圖片
完整的圓   摘自:《曠野的聲音》   所有的人都是「靈」,暫時來訪這個世界而已。   所有的「靈」都是永恆的存在。 和其他人的邂逅,都是經驗,而所有的經驗都是永恆的聯繫。   我們『真人部落』 給每一樁經驗一個完整的結局,形成一個完整的圓。   不像你們『變種人』,留下一大堆煩惱。   如果你離開時,對某個人心存怨懟, 這樁經驗就不會有圓滿的終結,往後還會在你的生命中重複出現。 你會再受苦,一次又一次,直到你覺悟為止。   你應該觀察你生命中發生的事,從中學習,使自己變的更有智慧。 你應該感恩,就像你所說的,祝福它,然後帶著一顆寧靜的心離開。                                                                                                                       一個人對事物的情感反應,才真正決定他的存在價值。   這種反應,紀錄在你體內的每一個細胞、你人格的核心、你的心靈、你永恆的自我。   有些宗教勸我們給餓的人一碗飯吃,給渴的人一杯水喝,但這個部落的人卻覺得,捨出去的食物和水,以及施捨的對象,並不重要。真正決定這件事有無意義的,是你在公開地、充滿愛心的施捨時,你內心裡真實的感受。   給垂死的植物或動物一些水,或給失意的人一些激勵,一樣能給你帶來啟示,讓你進一步認識生命和造物主。它的意義,絕不下於賑濟饑民或救助窮人。   你離開這個世界時,帶走的一張成績單,上面記錄你這一生每一分每一刻的情感反應。這種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情感,充滿我們的心靈,決定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小人。行為只是一種管道,透過它,情感和意念得以傳達、體驗。   PS.『真人部落』:澳洲原住民自稱。『變種人』:現代文明人。        

完形治療法

圖片
  真實的活著,意味著個人選擇對自己誠實的方式生活,面對我們是自由的,且需要為自身的狀況負責,以及人終將面對死亡,而無任何的自我欺瞞。~Fritz Perls   完形治療法 何謂完形? 完形 (Gestalt) 是德國字,原意為形狀、圖形。完形一詞、源自一群研究知覺的德國心理學家,他們發現,人類對事物的知覺並非根據此事物的各個分離的片斷,而是以一個有意義的整體為單位。因此,把各個部份或各個因素集合成一個具有意義的整體,即為完形。 此外,就『形與景』的角度而言,能將目標物從周遭的背景環境中區辨出來,將注意力集中在目標物上,明白的辨別出它與背景環境的界限,亦是形成『完形』,即形成『背景』與『形』的意思。 Perls 曾對完形下過一個解釋:『完成乃是一種形態,是構成某事物的個別部份的一種特定組織。完形心理學的基本前提是,人類本質乃一整體,並以整體(或完形)感知世界,而不同事物也唯有以其組成之整體(或完形)方能被人類瞭解。』   Frits Perls 完形治療學派為 Perls 所創立, Perls 在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便是將佛洛依德的心理的理論和身體的理論統整為一。 *思想史上的地位 Perls 為身心分離的傳統思想譜下休止符,他認為身體與心理是整體的,若只是解開心理的封鎖無濟於事,因此完形治療強調『身體的活動』。例如: Perls 常問來談者『你想做什麼?』『我想吐痰、痛罵一頓』, Perls 會說『那就吐呀』。當來談者吐痰、謾罵、咬人時, Perls 認為即是一種治療,因為把內心所想付諸實現,為生理層面的重新架構。   因此, Perls 在思想史上重要的一件事,即是他把身體帶進治療的領域裡,這可說是對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學的心理主義之反動。   Perls 特別重視『身體感覺』或『身體語言』,在這之前的心理治療,語言是『形』,身體『背景』, Perls 恰恰相反,語言『景』,身體『形』,他認為語言意識性高,容易撒謊,身體卻是潛意識的。潛意識比意識更誠實,察覺『身體的感受或非語言的表現』,更能成為『真正的自己』。基於此完形治療法主張放棄理性,去傾聽身體的感覺。 理論發展 『完形治療』理論乃 Perls 所創立,主要是奠基在完形心理學的理論上。 完形心理學: 由魏泰邁、庫勒與考夫卡所創立,強調行為是有組織的統整的整體,而非特殊分離的部份,即構成整體的部份不能被分開的瞭解,

創造者

圖片
  創造者 世界上有兩種類型的創造者:其中一種是下功夫在客體上,比方說詩人或畫家,他們在客體上下功夫,他們創造出一些東西;而另一種類型的創造者,例如是神秘家,他們創造出他自己。他不在客體上下功夫,他在主體上下功夫,他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他對自己的存在下功夫。他是真正的創造者,真正的詩人,因為他使他自己成為一件偉大的作品。 你在你裡面攜帶著一件偉大的作品,但是你卻把自己擋在路中間,只要走到旁邊,那個偉大的作品就會顯現出來。每一個人都是一件偉大的作品,因為神從來不會創造出出比那個更差的東西。每一個人在他裡面都隱藏著那件偉大的作品,他已經攜帶著它有很多很多世了,然而他們並不知道他們是誰,只是在表面上試圖去變成某某人物。 拋棄那個想要變成某某人物的概念,因為你已經就是一件偉大的作品,你無法被改善,你只要去知道它、去了解它,並去到它那裡。神創造了你,你是無法被改善的。 註解: 在「奧修蟬卡」這張23號的牌卡裡面的禪師已經駕馭了火的能量,並且能夠使用它來創造,而不是破壞。他邀我們來認出並加入他,一起去了解那些已經通曉熱情之火的人。那些人並沒有壓抑熱情之火,或是讓那熱情之火失去平衡而走入破壞性的方向。他整合得很好,所以他的內在和他的外在已經不再有任何差別。他提供了這個了解和整合的禮物給所有那些來找他的人,那個禮物是來自他本質核心的創造性的光。 火之王告訴我們說:任何我們目前在進行的事,如果加上來自成熟的了解,將會豐富我們自己的生命和別人的生命。善用任何你有的技巧,以及任何從你自己的生活體驗當中所學習到的,現在該是去表達你自己的時候了。   資料來源:Osho Ah, This! Chapter 1 牌卡:奧修禪卡 ~ 23. 創造者    

全然的接納

圖片
  全然的接納 不論你現在是怎麼樣,你都要接受你自己。 這就是最基本的要件:全然的接納。   唯有透過全然接納, 你才能夠成長,使用你所具有的每一種能量。   ~ 摘自:Tantra 的經典 ~ 人性有著良善的一面也必然有著陰暗的一面。 這也就是二元性物質世界的特性,也是我們的靈魂為什麼會選擇來到地球的原因。   生命的課題就是從人性的陰暗面,學習到寬恕與愛、包容與接納。   當我們能夠無條件地全然接納自己與自己合一, 在這同時,也就能夠無條件地全然接納他人並與他人合一。   《光的課程》上是這麼說:   在二元性的物質世界中, 有陰陽兩極,磁力與動力磁場,善與惡,正面與負面等相對的二元性, 因此,會出現障礙與相對的事物。   這是地球的法則,是由人類的心識與經驗所創造的。 邪惡是法則的另一面,以示現分離與痛苦的方式來教導。   對許多人來說,最大的挑戰與功課是個人的人際關係。 愛一個不可能愛的,是每一個靈魂所預設的真正目標。   無條件的愛, 並不是要求你去喜歡任何一個個體的性格, 也不是說你必須喜歡每一個個體的任何事物。   它所要求你的是,去愛每一個個體的靈魂。   完全地接受每一個靈魂的表達,不對他們做任何改變, 這大概是在達到圓滿合一之前每個人所要面臨最困難的考驗。   當你們與其他個體相處時, 不要只因表象而把他們僅僅看成是男人或女人, 而是要認知,他們是一個個充滿愛與美的靈魂。   你必須記住,不只是你自己先有了靈魂才有身體, 而是所有居住在一種殼子裡的、被稱為身體的生命,都有靈魂。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課程。 當你看一個人時,必須超越這個人身體的形象, 進入他的性靈裡,並且愛這個靈魂。 造物主是這樣的,你也必須如此。   你們必須先能看到自身的圓滿, 才能在別人的身上看到他們的圓滿。   如果不能愛自己, 你們就無法愛別人,因為你總是在猜疑與否定中。   愛最真實的形態是:包含一切,接受一切,沒有批判的理念。   愛的實踐是:放大每一個個體的潛在能力, 並且肯定他們內在的基督之光將以清明的意識具體地呈現出來。      

病人的眼淚

病人的眼淚 文/ Roach 「為什麼這幾天病人常在我面前流眼淚?」 昨天,這念頭突然在我腦海出現。 初診病人會談時流淚的頻率很高,我會留給初診病人充裕的時間,讓病人傾訴。有些病人累積了一輩子的辛酸,或突然遭遇無法承受的人生變故,說著說著,眼淚就忍不住奪眶而出,有些人還一邊道歉一邊找面紙。我並不會刻意誘導病人悲傷的情緒,因為用健保看診,外面常有人在等待,一旦病人情緒解開,也還得花一些時間回復。但有些病人長期沒有辦法找到人吐露心事,也會希望有能保守秘密的人傾聽,以解胸中苦悶。 不過,這幾天我看到的眼淚,都出自於回診的病人。仔細想也不難理解,因為我們這地帶每個月病人看診時間也有淡旺季。旺季在月初,月中之後病人數較少。這應該是受到月初發薪日影響吧?來看診一次,有時要花上三百多元,對生活拮踞的人還是一筆負擔。剛發薪水、或快發薪水,會讓病人有安全感;若月底手頭現金不多,有些人還可以再忍耐一下,或把藥物省著點吃,反正精神疾病大多數是慢性病,撐個幾天還過得去(當然我們不會建議病人冒險這麼做)。 病人多的時候—尤其同時有兩位以上初診病人排隊時,診所裡會站滿了人(有些家屬會陪同),有人坐著看報、看雜誌,有人沒位置坐只好站著看剪報,有些人乾脆到騎樓吹風、打電話。我在診間裡不見得會注意到外面景象,但病人會曉得,會感受到無形壓力,有時也會知趣地快速結束談話,領藥回家。也有些病人知道健保看診就是這樣,醫師能把藥物配好就好,即使醫師詢問,也不想多談私事,反正醫師實際上也不會有太多時間深談,不如不談。 但有時,當候診室空下來時,會有病人捕捉到現在的氣氛跟以往不同,音樂的迴響與香精的芬芳變得柔軟閒適,醫師的表情看起來也沒那麼緊繃。或許這時病人會在腦海先思索該如何開口,然後,故事開始變化。原本暑假出國遊玩告訴你在旅館可以不用吃藥舒舒服服熟睡的老師,開始流淚訴說在學校裡如何遭受不公平對待與惡整。原本說在家做網拍生意漸入佳境、出手闊綽的光鮮潮流女性,難過地回想起家裡不為人知的厄運。 當病人流淚時,我們心裡會有一絲高興,因為這表示病人願意打開一道心防,證明病人感受到的信任感與安全感。但當病人邊流淚邊訴說最近遭遇的事情,往往也表示病人的沮喪已經隱忍很久、不被察覺,而我們之前還在病歷上記載一切安好。欣慰與些微的錯愕,就如此混雜著病人的淚水緩緩釋出。     關於作者:陳豐偉 • 精神科專科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醫

同理心的困境

同理心的困境 文/ Roach 電影「不能沒有你」導演戴立忍接受採訪時說:「台灣有太多的同情心了,但我們應該要有的其實是『同理心』」。正逢八八水災撼動人心,許多人在網路上轉述這句話,讓「同理心」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同理心的英文empathy,最早在專業領域翻成「神入」,意指想像自己處於他人的處境,理解其情感、欲望、思想及活動的能力,甚或達到不待言語就能感同身受。到Google搜尋,先看到的是歷史學者要求學生「神入」古人,進入古人心中、體會古人的感受,不要以現代的眼光看待古人的行為。要「神入」古人,自然就得先廣泛蒐集歷史資料,才能想像與理解古人遇到某些事情時的反應。 「神入」翻成「同理」後,雖然較容易讓社會大眾接受與傳播,但多數人恐怕已將「同理心」誤解成「比『同情心』更多加一分理解」。翻開如「同理心的力量」等書籍,我們可清楚看到作者所舉的例子,多數是他長期心理治療的個案,經過深入會談、長期接觸,在某個艱難時刻,終於運用同理心達到更高的「契合」(engagement)。之前耗費時間的會談是「同理心」的基礎,沒有先下一番苦工,想要見面三分鐘就精確地「同理」陌生人,那也只能說是碰碰運氣吧。 有時我會思考:在門診會談時該如何運用「同理心」?後來只好承認,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天要看數十位病人,絕不可能時時施展同理心----同理心又不是自動販賣機裡的可口可樂,投個零錢就有。記憶中曾有的「契合」,是專科醫師訓練時與人格違常病人完整的四十分鐘會談,是颱風天裡意外獲得跟善於思考人生意義的病人長談的機會。如果沒有足夠的瞭解就想「施展」同理心,恐怕會常看到錯愕與停頓的表情。 戴立忍藉由「不能沒有你」告訴我們同理心的基礎:你必須先透過鏡頭瞭解武雄如何靠常故障的機器潛入海中、瞭解高雄五金街的工作環境、知道「妹仔」如何洗衣服與捕螃蟹、多看一些這對父女間的互動,你才具有瞭解進而「同理」距離你頗遙遠、出自另一個社會階層的事件主角的能力。 同理心很難嗎?迷濛夜裡的促膝長談、撇開自己的社經位階、放棄所有社會窠臼加諸對方的成見、細膩的傾聽與觀察‧‧‧‧同理心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具有的能力,與社會階層、知識程度無關。「心意」以及「肯付出的時間」是同理心的基礎,但通常我們都太忙碌了,以致於只能按照SOP匆匆處理世界運轉時我們的每項任務。   關於作者:陳豐偉 • 精神科專科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陽

邀請

圖片
  邀請(一) 印第安長老口述   你靠什麼謀生?我不感興趣,我想知道你渴望什麼?你是不是敢夢想你心中的渴望?   你幾歲?我不感興趣,我想知道你是不是願意冒看起來像傻瓜的危險,為了愛,為了夢想,為了生命的奇遇。   什麼星球跟你的月亮平行?我不感興趣,我想知道你是不是觸摸到你憂傷的核心,你是不是對命運的背叛,開敞了心胸,或是變得枯萎,因為怕更多的傷痛,我想知道你是不是能跟痛苦共處,不管是你的或是我的,而不是去隱藏它、消除它、整修它。   我想知道你是不是能跟喜悅共處?不管是你的或是我的,你是不是能跟狂野共舞,讓激情充滿了你的指尖到趾間,而不是警告我們要小心,要實際、 要記得做為人的侷限。   你跟我說的故事是否真實?我不感興趣。我想要知道你是否能夠,為了對自己真誠,而讓別人失望。   你是不是能忍受背叛的指控而不背叛自己的靈魂?我想要知道你是不是能看到美,雖然不是每天都美麗。你是不是能從生命的所在,找到你的源頭。   我也想要知道你是不是能跟失敗共存?不管是你的還是我的,而還能站在湖岸,對著滿月的銀光吶喊 「 是啊!」   你在哪裡學習?學什麼?跟誰學?我不感興趣。我想要知道,當所有的一切都消逝時,是什麼在你的內心支撐著你。   我想要知道你是不是能跟你自己單獨相處,你是不是真的喜歡做自己的伴侶,在空虛的時刻裡。   邀請(二) 奧瑞亞山居夢者,印地安長老 ( 此文由加拿大女作家 蘇非亞布朗延伸撰寫 ,印第安長老為其筆名 )   我對你的職業不感興趣。我想知道你的渴望,你是否能勇敢依循內心的憧憬,大膽的作夢。   我對你的年齡不感興趣。我想知道你是否會願意冒險,為愛,為夢想,為體驗生命,即使看起來像個傻子。     我對什麼影響你的情緒起伏不感興趣。我想知道你是否曾觸及內心憂傷的核心,你是否已從生命中的背叛恢復願意敞開心靈,或因此而蜷縮封閉因怕再受傷害,我想知道你是否可以正視痛苦與它共處,我的或你自己的,而不需任何躲藏淡化、 偽裝或修飾。   我想知道你是否能與喜悅共處,我的或你自己的,你是否能與狂野共舞,讓狂喜浸淫你全身,穿透每個指尖,不在心存戒慎恐懼,不再要求實際務實,忘記身為人類的限制。   我對你所告訴我的事是否真實不感興趣,我想知道,你是否能為忠於自己而讓他人失望,是否能背負他人對你的背叛指控,但求不背叛自己的靈魂,你是否能拋卻信仰,而仍值得信任。 我

送光與祈禱有什麼不同?

圖片
送光與祈禱有什麼不同? 文/ mories 光是一種純粹的、潔淨無瑕的、中立的能量.....允許所照耀的事物自行去選擇。因此,請你送出中性的光,沒有憂慮、沒有自我觀點、甚至沒有期望,就只是扮演一個推進器透過聖靈將光送到要去的地方..... 觀想與祈禱 「觀想」是冥想的另一稱呼,它在靜心或祈福時能有效引導心智的轉移,並進入臨在的一種常用手法。當你收起了張望的眼神、紛飛的思考,把關注力從外顯世界轉移到內在身體時,對一個入門者而言若沒有觀想的協助,眼前可能盡是一片紊亂的思緒,也給了心智乘隙進來攪局的機會;觀想是引領進入內在世界最佳的「情境嚮導」藉由內在畫面流動的心象點燃旺盛的意圖。觀想又如建築工地的輔助鷹架般,隨著靜心的熟習技巧日趨沉穩之後慢慢的減少觀想的輔助,直到你成為內在身體的主人。 . 觀想不僅僅是一個營造的畫面,它可以進一步透過言語的激活來傳達一項充滿遠景的召喚,那就是「祈禱」。比方你說,「我祈求世界和平的那一天趕快到來。」也可以一種主觀的描述或是自我的期盼,你會說,「希望我的努力,能夠讓我的家庭不虞匱乏。」等。   若將「靜心」比喻成一趟豐富的旅行,「觀想」就是一幕幕由自己去定義的風景;「意圖」則是對這趟出遊所展現的一股熱情與興致,缺少它可能讓你一路枯坐久候下去。保有一份看重自己的神聖與臨在,就是最好的意圖。藉由「祈禱」把自身簡明的意願傳送到夢想層,等待它有一天降臨物質層進一步被捕獲而夢想成真。「聆聽」是這趟旅行中看似簡單卻難度高也是最重要的部份,試想,在缺乏訊息的旅途你如何找到此行的方向?若要進入深層的臨在,直探內在神性的核心非聆聽無法達到。 保持全然的靜默將能為你換取更高的聆聽品質,聆聽意味著進入一個沒有言語、思想、盼望的核心狀態,也就是「禪定」或是「三摩地」的境界。最後在靜心結束前,以一種臣服之心來感謝宇宙所給予的一切皆已俱足。   送光的特殊性 關於送光,克里昂承認這一點確實有些難度。首先, 光是一種純粹的、潔淨無瑕的、中立的能量 ,這個世界上不論好壞與善惡,陽光普照、雨露均施於萬事萬物之中。 當我們送出沒有偏見的光,這純潔的光會在神聖的計畫中完美地照耀著。讓那些處於黑暗中的人們及事物,藉由光來檢視自身並做出他們最終的選擇,這正是光的本質。 宇宙最高意識知道一切能量將往何處去、做哪些事、以及將產生何種影響等;它只會成為一道光,靜待你的意圖正確地將它推送出

史威登堡的啟示

史威登堡的啟示 摘自 史威登堡 Emanuel Swedenborg (1688-1772)「天堂與地獄」   1688年,瑞典斯德哥爾摩一個基督教家庭誕生了一個小孩。從小他就有神祕的傾向,不到10歲就會和牧師們談論神的事情。大學畢業後,擔任瑞典國家礦物局工程師,到32歲被詮敘為貴族之後,就活躍於政界,擔任參議院議員。另一方面,在科學、數學、發明方面也留下極多的成就。但是50多歲後,他放棄一切,開始過著他自稱的「天啟」的靈界溝通的生涯。赫赫有名的德國哲學家康德也對他的神妙能力大表驚異,認為:「歷史上從沒有過這樣的人物,而且將來也不可能再出現,他的奇妙能力,實在太令人驚異了。」     這位被康德稱奇的人,名叫史威登保 (E.Swedenborg),在後半生 30年間所經歷之靈界事物,被譽為「西歐歷史上最偉大、最不可思議的人物」,他所著的《靈界記聞》厚達8大冊數千頁,其中大部分至今被慎重的保存在倫敦大英博物館內。據史威登保所言:「全部都是自己進入靈界的所見所聞,或是與靈交往所得來的知識。」美國詩人布朗尼克(1806~1861)、日本禪學家鈴木大拙 (1870~1966)都對他的著作給予很高的評價。又說:「二十多年來,我將肉體留在世上,化成靈進入死後的世界,即靈的世界,而且在那兒見識到很多事情。我經歷的是世人所罕見的,所以會有很多人不肯相信,但我具有絕對的自信,自信人們讀了本書之後,會相信所言一切均為事實。而且,每個人,甚至靈,是永遠存在的,總有一天,他們也會發現除了我們人的世界以外,還有靈界的存在。」     由於史威登保具有高超神秘力,所以他知道自己的死期是在1772 年 3 月29日,並寫信給朋友,正如他自己所預言的,當天他「捨棄現世所用的肉體,搬到靈界去,不再回來」。     國人對史威登保很陌生,但有興趣的人查一查大英及大美百科全書,都有介紹他的條文,可見,史威登保在歐、美是一位一極著名之人士。據大美百科全書所言,史威登保完成大學業後,便到英國研習物理和天文學,也到過荷蘭、法國和德國,他也喜歡機械,曾學習製錶、書籍裝釘、雕刻術和鏡片研磨等。爾後又研究宇宙論、數學、解剖學、經濟學、冶金學、地質學和化學。     在1745年,他開始進入靈異經驗,他相信上帝賦予他向世人揭示真相的任務,從此便專心宣揚靈界見聞,在1749 至 56 年間,共寫了 8 大冊《靈界記聞》

HO’OPONOPONO :從生活之鏡中自我療癒(三)

HO’OPONOPONO :從生活之鏡中自我療癒(三) HO’OPONOPONO : Self Healing from Life’s Mirrors HO ’ OPONOPONO :從生活之鏡中自我療癒 Blessings for Remembrance that Healing Occurs Only From Within 為記起療癒只會從內在發生而祝福 The Hawaiian Ancestors through Karen Danrich “ Mila ” August 22, 2008 夏威夷祖先通過 Karen Danrich “ Mila ”傳遞, 2008-8-22 原文連結: http://www.ascendpress.org/Community/HawaiianAncesstors/HOOPONOPONO.htm Translated by 流星似火 2008-9-12   大部分的人類關係繼續在評判中舞動。人們會評判這個是好的,那個是有才華的,另一個是壞和糟糕的,而評判你自己甚至比你所認識的任何別人都更為糟糕。評判對 ho ’ oponopono 是毫無益處的,因此祖先建議,忽略自己所擁有的評判性想法,相反走向內在來看,你或別人彼此所鏡射出來的極性是什麼,從而造成你生活在一個你所不希望的夢想之中。如果你感到自己毫無才華,看向四周所有其他成功達成生活目標與夢想的人們,然後看向內在是什麼將你維持在失敗的極性中。如果相反的,你有朋友夢想失敗,那麼也看向內在,為什麼你正持有成功的極性而他們持有失敗的極性,然後選擇療愈和原諒,然後你們每個人就都能創造你們從內在所渴望的夢想。這將為所有人在生命之舞中帶來更大的歡樂。   也許一直以來,最大的不幸都是在極端極性的舞蹈中產生的,正如人類夢想中所經歷的那樣。因為在極性中,就有極度匱乏帶來的貧窮與饑饉,極度身體匱乏帶來的疾病,極度淩虐帶來的恐怖主義、戰爭、獵殺、過度剝奪地球資源,以及你能在生命之舞中見證的任何其它過激行為。在伊拉克或其它任何戰爭地帶所發生的不幸,經常不僅是個人的也是集體的。正是戰爭的極端夢想以數十億計在某個特定地區堆積起來,才造成了一個象伊拉克那樣的戰爭地帶。   當人類的提升群體選擇打破這種性質的數十億夢想,將其歸還給真正歸屬地時(因為有很多來自於其它造物),那麼戰爭就將在物質層上改變,而

HO’OPONOPONO :從生活之鏡中自我療癒(二)

HO’OPONOPONO :從生活之鏡中自我療癒(二) HO’OPONOPONO : Self Healing from Life’s Mirrors HO ’ OPONOPONO :從生活之鏡中自我療癒 Blessings for Remembrance that Healing Occurs Only From Within 為記起療癒只會從內在發生而祝福 The Hawaiian Ancestors through Karen Danrich “ Mila ” August 22, 2008 夏威夷祖先通過 Karen Danrich “ Mila ”傳遞, 2008-8-22 原文連結: http://www.ascendpress.org/Community/HawaiianAncesstors/HOOPONOPONO.htm Translated by 流星似火 2008-9-12     那麼一個人是怎樣提升的呢?(首先)你意願提升,然後身體就選擇進化到另一套再生的、也是你更古老的祖先所懂得的更完整 DNA 當中。當你提升時,你就收集了截留在平行自我中的自我碎片並將其整合;當你這麼做,相關的夢想就可以得來在物質層上生活。很久以前, Mila 提升到一個平行生命中,在那裡她是一名提升老師。在很短的時間,來自這一平行生命的夢想就在她的物質層夢想中捕獲,並在她所提供的第一堂課中出現了很多學生。有很多人選擇從她那裡得到療愈諮詢,並從她的提升視角中獲益甚多。她將房地產的舊夢想留在身後,而獲得了她那時候所能捕獲到的提升老師的新夢想。 後來 Mila 來到夏威夷教學,而夏威夷祖先不僅邀請她遷居到這裡,還讓她從我們自身的記錄中,收集到了下一步提升所需要的資訊。生活在利莫里亞時代的夏威夷人擁有水晶生物體,並按 Mila 今天所衡量的提升 DNA 股數而言處於 6000-9000 股 DNA 的程度。我們在利莫里亞時代,是全息並持有統一生物體的,比亞特蘭蒂斯人擁有更長壽的生命,他們由於將自己置身於不和諧的科技裡而跌落到受限的 DNA 當中。 在利莫里亞歷史上,我們對科技不感興趣而是對靈性進化感興趣。遺憾的是,一場核子戰爭顯化而損壞了我們的 DNA 以及地球的一切,自此以後我們就跌落到遠遠低於這一水準意識的程度。我們對我們歷史上的這一顯化非常悲哀,現在正聚焦于在未來 6

HO’OPONOPONO :從生活之鏡中自我療癒(一)

HO’OPONOPONO :從生活之鏡中自我療癒(一) HO’OPONOPONO : Self Healing from Life’s Mirrors HO ’ OPONOPONO :從生活之鏡中自我療癒 Blessings for Remembrance that Healing Occurs Only From Within 為記起療癒只會從內在發生而祝福 The Hawaiian Ancestors through Karen Danrich “ Mila ” August 22, 2008 夏威夷祖先通過 Karen Danrich “ Mila ”傳遞, 2008-8-22 原文連結: http://www.ascendpress.org/Community/HawaiianAncesstors/HOOPONOPONO.htm Translated by 流星似火 2008-9-12   Dear Beloved that is Hawaiian at Heart, 至愛的、內心為夏威夷者的人們: 夏威夷祖先,希望來談談一個與被稱為“ Ho ’ oponopono ”的療愈有關的主題。 Ho ’ oponopono 直譯為“調整、修改、管理或修正”的意思。 Ho ’ oponopono 療愈者理解,為了療愈任何情況,你必須首先療愈從這一情況中所反映出來的自己。 最近,在跟 Mila 和 Oa 學習的人們當中,流傳著一個有關 Ho ’ oponopono 的可愛小故事(*這裡指的是「零極限」書上的藍博士)。在這個故事中,一位精神病醫生在精神病院裡流覽了 6 名病人的資料。這位醫生進入到深深的內在,選擇來療愈這 6 名病人所反映出來的自己。他從沒有親自與這些病人見面,但這些病人卻一個個都康復出院了。 這是怎麼做到的呢?你可能會很好奇。從夏威夷祖先的視角來看,這是很容易解釋的。在他們生活所反映的夢想極性中,精神病醫生處於“神智正常”的角色,而病人們處在“神智錯亂”的角色當中。當精神病醫生選擇解除自己神智正常的角色而允許病人解除他們神智錯亂的角色時,那麼他們每個人就都可以足夠康復到回家了。 事實上,在祖先眼裡看來,大多數人都可看成是有輕微性神智錯亂的。神智正常只是一種評判,而並不是一種真正的狀態;神智錯亂也是對一種尚未理解的狀態的評判,除非你活在那個人的身軀裡

治療他人之前必先治療自己

圖片
  治療他人之前必先治療自己        ~已得到療癒的醫者 請隨時覺察留意你多麼頻繁地批判他人。 藉由認清你為何用負向眼光看待他人, 你就會發現自身需要療癒的恐懼。 在很多原始宗教裡面的巫醫,往往都曾經歷某種治療的危機,必須自己去尋找方式走出危機。 他們必須去醫治的通常是威脅著他們生命,由身體、情緒、靈性三種問題結合成的疾病。 治療和其他技能一樣都需要經驗,而最好的經驗通常都是自己親身經歷的。 你無法教人靜坐,除非你已經學會靜坐;也就是說,你已經經歷過許多陷阱、錯誤、死巷, 而這些都是你的學生或病人可能會犯的錯。 曾經迷失在自己的痛苦中,感到完全無依無靠,但還是找到方法穿越過去, 這會讓你充滿信心,你相信自己知道該怎麼做,因為你經歷過。 你就像走過山中重重危機的嚮導,知道自己有能力帶領別人一步步穿過重重險境,登頂成功。     引用自「生命療癒卡」生命潛能出版  

直覺工作坊(初階) - 找回我們原有的天賦技能

圖片
  直覺工作坊(初階)- 找回我們原有的天賦技能 October 27, 2009 文/ Nancy 時間到了 而我們正被訓練著 現時代的場景連結著過去埃及金字塔下的啟蒙 空氣中瀰漫著古老智慧的氛圍 我知道 我們是來自於光的小組。 直覺工作坊  不是賦與給我們什麼樣的靈通能力 而是幫助我們拿回與生具來的天賦 打開靈魂累世學習過的技能。 二天的學習已經結束 但收獲仍然還在發酵著。 透過梅翠亞的帶領  我又再次回到金黃色光芒中的神性本我之殿 看著大天使與在一旁的梅翠亞   我的心很平靜。 我並不想開口問我的天賦為何 因為我明白那一切都在我的身上   當需要之時   它將會顯現給我。 離開神殿前獲得了一支不知如何形容的寶物 Cathy說,那有助於我在療癒時可以使用。 然而這次我直接看到了累世的那個我(或是高我) 處於石地、石柱般的寬闊建築中 沉穩 內鍊 散發出陣陣靈氣 我知道她是個會很多療癒方法的一位女性    帶著魔法的氣息  卻又不像一個專門的療癒者    Cathy說,因為我前世是巫師    雖然不是專門療癒他人   卻也會透過幫助他人進而療癒。 拿到她賜給我的寶物,一句話不斷的灌入我眼前 「療癒,是妳的工作。」 眼睛緩緩張開 對於這些場景   我並不是太意外 既熟悉又陌生般  我知道她將陸續著教導我一些療癒的技能。 接下來的與水晶溝通對話、以水晶球和OH CARD為他人解讀、或是觸物讀取訊息 在在都為我們洗淨了一遍又一遍 而自動書寫,確實也顯示了高我的能量頻率   這堂課程給我的最大禮物和收獲 就是讓我找回那最初的「全然地相信」。  我全然地相信自己原有的能力   毫無疑問  卻也能更小心的去審視這一切。 歷經懷疑後的洗脫  是最美好也最實用的禮物。 是的,我們確實拿回我們原有的能力 二天的課程雖已結束 但對我們這些光行者而言     現在才正要開始著。 我是無條件的愛 我帶著光來到這個星球 待我準備好  我將會發出無限的愛與光芒 與我的同伴一起。    

覺察日記 - 我的人生課題:感情婚姻

圖片
Photo by Nara 日期:2009年10月15日下午6:09 主旨:小組作業 Dear Cathy,    這7 堂的小組課,真的收穫很多,尤其是那一份大作業,很感謝高靈們的帶領以及你的耐心教導,這一份作業對於我來說,就有如是重生般,最特別的上星期六是我爸爸的祭日,這功課能在上星期六前就完成,也代表著更特別的意義。   只能說上星期六是我的重生日,除了那份大作業外,還有在上「光的課程」前大家談論著瑪瑙,讓我當天回家後,有了覺察及勾起以前的事情。那天晚上我的頭腦意識告訴我要那一個瑪瑙,但後來我再一次的問自已,它是非要不可的嗎? 得到的答案是NO,而我覺察到我並沒有真實的去聽自已內在的聲音,反而是讓我的頭腦意識搶著去回答,這是我要更去學習傾聽自已的內在聲音, 而且不論是在何種環境下,我意識到要將所學的充分的運用並融入到生活上。   除此之外,那天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到自已曾經好像有買過瑪瑙片,而且是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落磯山脈國家公園買的,一回到家,就把之前買的紀念品翻出來,沒想到~還真的有買,只是後來就從來沒用過。翻著那些紀念品,又找到鑲有綠松石的項鍊,當初會買這項鋉是耍賴著要我男朋友買給我,那時候我並不認識什麼瑪瑙或綠松石時,但就超級喜歡而且是覺得非得買不可…… 當我在回想那時的情景時,我的高我告訴我:「那兒曾經是我的家」,這也是為什麼我的靈魂那時候指引著我去那邊,然後看到瑪瑙及綠松石時,會這麼情不自禁的愛上它們。當我不斷將一些記憶喚醒時,自已喜悅的眼淚就開始不停的流下來,原來我的靈魂早就已指引著我,只是我自已「人」完全還在搞不清楚的狀況中。   只能說這真的是重生~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感恩~   Best regards, Nara 覺察日記 -  我的人生課題:感情婚姻 文/ Nara 我終於開始要勇敢的面對自已的人生課題 - 感情婚姻,高靈們出的這個功課,對我來說,就好像是在寫論文般,而選到的題目就是我的人生課題,從上上星期三結束到現在,一直還在迴避這個功課 ,但也不知道為什麼,今天我的內在聲音告訴我,該是要去面對的時刻了.........反正遲早都要去正視這課題,就別在拖啦~ 和Evan在一起也已經渡過十個年頭,直到現在,還是很不敢相信,十年已經過去了,我們從相識相知到相愛,互相都很珍惜對方,他對我很呵護也很疼愛。在工作上的我,在外人眼中,就是

對生命說是 -- 第五章 對你的父母說「是」 / 阿南朵 著

圖片
  書名: 對生命說「是」 以下文字摘錄自書中第五章~ 對你的父母說「是」 作者/ 阿南朵 我們加諸於自己身上的許許多多壓力中, 最大的壓力來自——我們對父母的排斥。 與父母之間的抗爭讓我們無意識地與他們糾纏著,這違反了我們的意願,是我們所不欲面對的。但往往就是這樣——你越拒絕越排斥的,越變得重要。 那些讓你排斥的事物,給了你一個很好的機會在你身上紮根和發展。因為你強化了那些特徵,你給予它們過度的重視和能量。 一個很明顯的事實。越不想跟父母某方面相像,到後來會是….你越來越像他們這方面。 你比自己所知道的,更像你父母。 帶著許許多多你以為是你的觀念,價值觀和判斷,但事實上,那是你在小時候無意識地從父母那承接過來的東西,你甚至沒有質疑過它們! 當你能夠接受自己在無意中和父母多麼相像的事實,你便有可能憑著意識去選擇,哪些保留,哪些摒棄,沒有對抗或判斷,只需要對自己承認,知道你自己像你的父母。 這在事情上你有了意識,於是改變發生了。你可能會做出一些完全不一樣的事——一些你從來不會去做的事。不是一種反應,是一種尋找真我,尋找你和父母之間的區別。 排斥你的父母,會把你削弱。 去審視我們對父母態度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當我們對父母說「不」時,我們是在期望他們有所不同,而這其實是在削弱我們自己。他們是我們的根——我們來自父母。 你曾否想過你對父母埋怨等同於你對存在、對生命說「不」!你是通過這兩個人而獲得生命的,若他們如你期待的變得不同了,你也不會是你。 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他們怎可能做到完美呢?他們有他們自己的制約,有他們自己的問題。甚至,他們可能有點醜陋,而你好像理所當然地該生他們的氣。 但 假如你有足夠勇氣讓你誠實面對自己,你會看到你憤怒和排斥的背後,是一顆充滿渴望的心。 你渴望父母的愛和接受,而你感覺你得不到它們,否則,為什麼要生氣? 如果你能夠以感恩的心,面對父母給予你生命這個事實 ,它將會轉化整個動力——你對待父母的態度和模式。 你們之間的芥蒂、衝突將會消失,你內在得以放鬆,你將會感受到一種全新的力量與踏實感。 也 只有懷著對父母的感激之情,你才有可能得到力量脫離他們。 進而在一個健康和純淨的基礎上,開始你自己的家庭。 你要做的單純是認同他們是你的父母,他們給予你生命。 對父母的愚忠限制了我們的生命。 這是因為你內在小孩會感覺,比父母活得更好、更富裕、更滿足或更成功是

謝謝祢,安德魯上師 - 開啟第四次元脈輪 內在對話錄 & 脈輪開啟記事

謝謝祢,安德魯上師 --- 開啟第四次元脈輪 內在對話錄 & 脈輪開啟記事 文/ 王小臉 2009年,10月10日國慶日,開啟第四次元脈輪的內在對話錄。   10/10那天,開啟第四次元脈輪前的靜心療癒,我找到了自己一直渴望知道的、《家在哪裡》的答案。 這答案,原想安排自己去做彩光針炙時再去尋找,沒想到,透過開啟脈輪的靜心,安德魯上師在全程充滿愛的頻率中,告訴了我。   【你是誰?我可以知道你是誰嗎?是誰在跟我說話呢?】 【親愛的孩子,我是安德魯上師。】   我愣了一會兒,想更冷靜些,確定自己不是在幻想,於是再問了一次。   【你真的是安德魯上師嗎?】 【是的,我是的。】 【那我可以問你,我是從哪裡來的嗎?我的家到底在哪裡?我真的好想知道啊 !】 【你想知道的原因是什麼呢?】 【原因喔?……】 (註: 我已忘記我所回答的原因為何…) 【親愛的孩子,你沒有家,你什麼都不是,你並沒有從哪個特定的地方來】 【我什麼都不是?那我到底是什麼?】 【你什麼都不是啊,你就只是光。】 【你是說,我是像光子的那種光束、或光的粒子嗎?】 【是的,你什麼都不是,就只是光,你可以在宇宙間自由的來去,所以你沒有家,因為到處都是你的家!】 【你的意思是,我是那種塵歸塵、土歸土的粒子?】 【親愛的孩子,是的!】 【那麼我還會再回來地球嗎?】 【親愛的孩子,這是你最後一趟旅程,但你可以再選擇回來地球。】   【那為什麼我要自己選擇這個課題呢?我是不是前世做了什麼壞事,所以這輩子來就是要經歷跟學習〈無條件的愛〉這個課題】 【親愛的孩子,你沒有做壞事,你來這裡,是因為你自己選擇,這輩子來就是要告訴大家什麼是〈真正的無條件的愛〉】 【我可以嗎?我有這麼偉大嗎?】 【親愛的孩子,你當然可以,所以你會選擇這麼做】 【我知道了,謝謝你,我懂了,懂了…..】   內在的對話,隨著療癒過程的告一段落,進入到最後第四次元開啟脈輪的階段。但即使要開始開啟新脈輪了,我的淚水依然默默的、靜靜的流竄到心輪處,內心仍止不住的悸動著。尤其整段對話,是在我整個身體內部壓力非常高的狀態下跟安德魯上師有了這段充滿愛的對談,因此有一度我甚至懷疑自己的肉體到底是不是真的在這樣的高壓 (或高頻?) 狀態下還是自己的錯覺~!   這狀態一直到所有脈輪隨著 Cathy老師 與 梅翠亞 引導到雙腳的區域時,感覺終於轉換了,好實在呀!就

《奇蹟課程》究竟是哪一類的書

圖片
文章標題:《奇蹟課程》究竟是哪一類的書 轉載作者:Cathy 轉載自 心光網 - http://www.lightweb.com.tw 文章網址: http://www.lightweb.com.tw/articles9/100/205.html 《奇蹟課程》是一部旨在治癒人類心靈的靈修書籍,它懷著救世神醫的心態,為人類的病情把脈,加以診斷,而後提出藥方。 當今世上,放眼望去,盡是形形色色的苦難,不論由哪一個角度,哪一個層面看去,都是令人不知從何下手的沈痾,顧此失彼,應接不暇。 應知,人類的痛苦不是來自我們所認為的「人與人」、「人與自然」或「人與神」的鬥爭,而是人在心理與自己一刻不止的鬥爭:小我與大我,真我與假我,今日之我與明日之我,夢中的我與現實的我的衝突,耗盡我們的元氣,破壞了維繫我們生命的免疫系統,構成生理與心理的病變。 人類的病情症狀雖然複雜多變,但病根卻是同一個,故只需一個藥方。《奇蹟課程》不再受世間表象的蒙蔽,直搗人類問題的核心。由眼前的戰爭、饑荒、絕症、心靈空虛,一直推溯到人類背棄自然與天理而陷於失根狀態,其實都是同一個問題,因此也只需要一個解答,若能抓出最初的肇因,一切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奇蹟課程》的理念部分雖然抽象無比,課程的設計卻是基於實用的考量,它針對這「唯一」問題所提出的藥方,必須能夠應用於生活的每一個層面才行。它的解答之所以「顯得」抽象,乃是因為我們的病因,不在於某個人、某件事或某種細菌,而是出自抽象的心理層面,才會使得這帖「心藥」乍看之下好似與我們此刻感受到的痛苦風馬牛不相及。然若能按照書中的指示,具體用到生活中,我們便不難由自己的抗拒與不安的反應而知道它擊中要害了。 《奇蹟課程》不屬於任何宗教,也無意傳播任何信仰或教義,它只是針對人類普遍的問題提出一個解決的方案而已。 它的答覆在當今靈修傳統間獨樹一幟,難以歸類,我們只能在此列舉它的一些特質與功能而已。 教育性質 這一部書名為「課程」,顯然有意借用教育的模式來傳達訊息,它絕不是消遣性的勵志書籍,也不是供人翻閱的參考書籍,它擺足了正規教育教科書的姿態,而且還是必修的科目。它先在<正文>中提出抽象的理念,讓學生讀得似懂非懂;然後提出三百六十五課的練習,要學生具體操練,去體會前面課文的主旨與精神;還編了一部<教師指南>,答覆一些常見的疑難,好像在幫學生做綜合複習,準

學員心得分享:我的改變~謝謝你們 我愛你們

學員心得分享 我的改變~謝謝你們 我愛你們 文/ Sunny 從七月底開始接觸靈氣到現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我從靈氣1已經晉升到靈氣3了, 說來慚愧, 其實上到三級的課我的練習還不夠多, 靜心不夠、專注力不夠、靈氣的案例練習不夠, 但是慈悲的高靈梅翠亞跟Cathy老師還是幫我想了方法, 在睡覺的時候讓我們加強訓練上課, 真的很謝謝您們, 好愛您們! 七月到現在, 我個人經歷了不少的課題, 查閱了阿卡西紀錄(Akashic Records)生命之書(Book of Life Reading)解讀報告之後, 更清楚我的靈魂為何選擇此生, 我設定的功課是什麼?『愛恨』、『得失』這兩句話一直縈繞在我的心中, 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 為自己負責,要有勇氣, 要寬恕跟釋放, 與自己和解, 與萬物合一。說的容易, 做起來真的有點困難。總之我是很勇敢的去面對我的課題、我的家人了,我決定用寬恕及感恩的心, 來看帶傷害我的人及造成困擾的事。 謝謝一路陪我走過來的同學跟朋友們, 也謝謝在我ㄍ一ㄥ不住, 終於釋放我情緒的時候, 在一旁很辛苦幫我療癒的Devin老師! 我是很ㄍ一ㄥ的天蠍座,一直不習慣將我心中的秘密跟感覺與別人分享, 但是上完靈氣3之後, 我突然很想開始紀錄, 想將我的感覺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想告訴大家我終於看到了光, 我知道我是被愛著的!高靈說~我是勇敢的天使, 無論我選擇了什麼, 他們都會一直愛著我、陪伴著我。走在光的道路上, 我一點也不寂寞, 我要把我的愛跟智慧傳播出去, 幫助更多需要我幫助的人。我愛每個人, 我愛每件事, 我愛宇宙萬物, 我祝福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      

小靈魂與太陽

圖片
小靈魂與太陽 作者 / 尼爾‧唐納‧沃許 *Cathy心得分享: 這本是Cathy之前在做個案時,會視案主情況,而經常會贈送給案主閱讀的一本書。 書的內容主要是在講關於愛、寬恕、一切都是神聖美好的計畫安排。推薦給所有的朋友! *感謝學員Sunny心得分享: 奧修OSHO大師在 " 脈輪能量書 I " 中提到:『你的敵人其實是你的朋友, 詛咒其實是一種祝福,而不幸也能夠蛻變成幸福, 不過這些全部仰賴於一件事哪就是覺知。』 你有過那種經驗嗎?一個看起來似曾相識的人出現在你面前, 故事的開始你跟他可能是好朋友, 你可能不由自己的愛上他, 但結局卻可能不盡如人意, 恨他嗎?怪他嗎?然而不管他做了多少傷害你的事, 你要能覺知, 你面對的是什麼樣的課題, 而那個造成你傷害的人或許是你的好朋友 "小太陽"。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靈魂,他對神說:「我知道我是誰了!」 於是,神說:「那真是太好了!那麼你是誰呢?」 小靈魂大聲說:「我是光啊!」 神大笑了起來,並大聲說:「沒錯!你就是光。」 小靈魂覺得非常高興,因為他為王國裡所有還再尋找答案的靈魂找到了答案。「哇,這真是太好了!」 但是很快地,小靈魂覺得知道自己是誰還不夠,他的內心有一些激動,現在,他想是『自己』。 於是,小靈魂來到神的身邊,他說:「嗨,神!現在,我已知道我是誰了,那麼我可不可以是自己呢?」 於是神說:「你的意思是,你想是『已經是的你』嗎?」 「嗯,」小靈魂回答:「知道自己是誰是一回事;是真正的自己又是另一回事。我想感覺一下『光』到底是怎樣!」 「但是,你已經是光了。」神一邊重複,一邊又笑了起來。 「沒錯,但是,我想知道那感覺像什麼!」小靈魂大聲說著。 「嗯,」神咯咯的笑著說,「我想我應該了解你的意思,你總是喜歡冒險。」然後,神的表情變了:「只是有一件事……」 「什麼事?」小靈魂問道。 「嗯,除了光以外,什麼都沒有。你明白嗎,除了你以外,我沒有創造出任何東西;因為沒有什麼是你不是的。」 「喔?」小靈魂應了一聲,他現在感到有點困惑了。 「這麼想吧,」神說:「你就像是太陽中的一根蠟燭,你在那好好的,跟其它數不清的蠟燭組成了太陽。但若少了你,太陽就不是原來的太陽了。 喔不,如果太陽少了其中一根蠟燭,它還是太陽……但它已不是原先的太陽了;因為它的光不再那麼明亮。但是,當你在光當中,你

奧修說故事 / 一些奮鬥是一定要的

奧修說故事 一些奮鬥是一定要的 一些奮鬥是一定要的。在經過暴風雨 ---  閃電、打雷、和悲傷,以及喜悅和快樂之後,我們會變得更豐富。     我聽說有一個古老的寓言, 它一定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寓言,因為那個時候神還住在地球上……   有一天,一個人來,他是一個年老的農夫,他說:「看,你或許是神,你或許創造了這個世界,但是有一件事我要告訢你:你並不是一個農夫,你甚至連農業的初步都不知道,這部份你還需要學習。」   神說:「 你有什麼建議? 」   那個農夫說:「你給我一年的時間,讓事情按照我的意思去進行,然後再看看會怎麼樣,將不會再有貧窮!」   神很樂意,所以就給了農夫一年的時間。很自然地,他一切都要求最好的,他也只想到最好的--沒有打雷、沒有強風,沒有會殃及作物的危險,每一件事都很舒適、很舒適,他覺得非常高興,麥子長得很高!當他想要陽光,就有陽光;當他想要雨水,就有雨水,他要多少就有多少,在這一年裡,每一件事都很好,就邏輯而言都很好。   麥子長得很高……農夫想要去告訢神說:「你看!這一次的作物一定會豐收,即使人們十年不工作,也有足夠的糧食可以吃!」   但是當作物要收成的時候,裡面卻沒有麥子,農夫感到非常驚訝,他問神說:「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到底是什麼東西搞錯了?」   神說:「 因為沒有挑戰、沒有衝突、沒有摩擦,因為你避開了所有不好的東西,所以麥子變得無能,一些奮鬥是一定要的。暴風雨是需要的,打雷和閃電是需要的,它們會喚醒麥子內在的靈魂 。」     這個寓言具有很高的價值。如果你一直都很快樂、很快樂、很快樂,那麼快樂將會失去它所有的意義,它將會好像某人用白色的粉筆寫在白色的牆壁上,他可以一直寫,但是將沒有人能夠讀出它。   夜晚跟白天同樣地被需要;悲傷的日子跟快樂的日子同樣地重要,這個我稱之為了解。漸漸、漸漸地,當你越看清楚生命的韻律、二分性的韻律、兩極性的韻律,你就會停止要求、停止選擇,那麼你就找到了那個奧秘!   用這個奧秘來生活,你將會突然很驚訝地發覺:生命的祝福是多麼地偉大!每一個片刻都有多麼豐富的祝福灑落在你身上!然而 你一直生活在你的期望之中,在你那微不足道的慾望之中,而因為事情沒有符合你的慾望,你就覺得痛苦。    當你跟著事情自然的情況走,就不會有陰影,那麼即使悲傷也是發光的,並不是說悲傷不會出現--它將會出現--但是它將不會成為你的敵人,你

德蕾莎修女與『愛,直到成傷』

圖片
『 我們必需在愛之中成長,為此我們必須不停的去愛,去給予,直到成傷。 以非凡的愛去做平凡的事,而你所給予的, 不只是在你的生活中可有可無的東西, 你也將給予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或是你不想失去的、 你非常喜愛的東西。』 『心懷大愛做小事』 ﹐ 『愛,直到成傷』; 『若果成傷,如是更好』。 德蕾莎修女與『愛,直到成傷』 文/ 李偉文      2006-07-12   昨天 ( 7 月 11 日 ) 上午,公共電視到診所來拍攝與訪問。這是感恩基金會與公共電視合作,將發起『感恩心生活運動暨感恩護照發行』,希望找一些不同行業或領域的人當公益代言人。   宣傳短片要這些代言人講自己最感恩的人事物。這個活動基本上是好事,尤其在現代的社會人們只忙於追求物質的滿足,卻忘了最重要的感恩回饋與愛的力量凝聚,若能藉由這樣一個活動能喚醒社會大眾能知福惜福,常懷感恩心,對現階段台灣相信是非常重要的事。   同時我這些年在從事自然環境的保護時,深深體會到、謙卑與感激,是人類與自然共存的關鍵。   但是,麻煩的是,生平我最怕被人問到:「你最××的一件事 ( 或一本書或一個人 ) 」總是覺得生命歷程裏,很多因素互相影響,我實在很難也很不願意只舉一個人一件事。不過,製作單位既然這麼要求,我也只能配合在一分鐘左右表達完該講的。   臨時想起多年前曾寫過一篇『愛,直到成傷』的文章,提到德蕾莎修女對於我這些年參與公益活動的影響。的確,德蕾莎修女以一生的奉獻形成的生命典範,每每在我疲累困頓、挫折沮喪之際,鼓舞了我,讓我有勇氣重新出發,她是我感恩的人。   她提到的『愛,直到成傷,直到成疾』,更是令人警醒,尤其在這個時代裏,愛是一個已被人濫用的字眼,多少人已習慣用嘴巴來愛台灣,習慣用錢來買心安。是的,在這個世界裏,偽裝愛是如此的容易,因為沒有人會真的要求你給予。   而且德蕾莎以一生實踐了她所說的以非凡的愛做平凡的事,這種『懷著大愛做小事』也給了我生命價值上非常大的啟發。   後面附上前些年寫的『愛,直到成傷』及今年初寫的『一條簡單的道路』與您分享。   愛.直到成傷 (一)在愛中成長   德 蕾莎修女講的這句話「愛.直到成傷」,在很多年前就在很多地方看到別人引用過,我一直都不太明瞭,總覺得「愛」是溫暖的,是愉快的,怎麼會到成傷這麼「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