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光與祈禱有什麼不同?


送光與祈禱有什麼不同?

文/ mories


光是一種純粹的、潔淨無瑕的、中立的能量.....允許所照耀的事物自行去選擇。因此,請你送出中性的光,沒有憂慮、沒有自我觀點、甚至沒有期望,就只是扮演一個推進器透過聖靈將光送到要去的地方.....


觀想與祈禱

「觀想」是冥想的另一稱呼,它在靜心或祈福時能有效引導心智的轉移,並進入臨在的一種常用手法。當你收起了張望的眼神、紛飛的思考,把關注力從外顯世界轉移到內在身體時,對一個入門者而言若沒有觀想的協助,眼前可能盡是一片紊亂的思緒,也給了心智乘隙進來攪局的機會;觀想是引領進入內在世界最佳的「情境嚮導」藉由內在畫面流動的心象點燃旺盛的意圖。觀想又如建築工地的輔助鷹架般,隨著靜心的熟習技巧日趨沉穩之後慢慢的減少觀想的輔助,直到你成為內在身體的主人。
.

觀想不僅僅是一個營造的畫面,它可以進一步透過言語的激活來傳達一項充滿遠景的召喚,那就是「祈禱」。比方你說,「我祈求世界和平的那一天趕快到來。」也可以一種主觀的描述或是自我的期盼,你會說,「希望我的努力,能夠讓我的家庭不虞匱乏。」等。
 

若將「靜心」比喻成一趟豐富的旅行,「觀想」就是一幕幕由自己去定義的風景;「意圖」則是對這趟出遊所展現的一股熱情與興致,缺少它可能讓你一路枯坐久候下去。保有一份看重自己的神聖與臨在,就是最好的意圖。藉由「祈禱」把自身簡明的意願傳送到夢想層,等待它有一天降臨物質層進一步被捕獲而夢想成真。「聆聽」是這趟旅行中看似簡單卻難度高也是最重要的部份,試想,在缺乏訊息的旅途你如何找到此行的方向?若要進入深層的臨在,直探內在神性的核心非聆聽無法達到。保持全然的靜默將能為你換取更高的聆聽品質,聆聽意味著進入一個沒有言語、思想、盼望的核心狀態,也就是「禪定」或是「三摩地」的境界。最後在靜心結束前,以一種臣服之心來感謝宇宙所給予的一切皆已俱足。
 


送光的特殊性


關於送光,克里昂承認這一點確實有些難度。首先,光是一種純粹的、潔淨無瑕的、中立的能量,這個世界上不論好壞與善惡,陽光普照、雨露均施於萬事萬物之中。當我們送出沒有偏見的光,這純潔的光會在神聖的計畫中完美地照耀著。讓那些處於黑暗中的人們及事物,藉由光來檢視自身並做出他們最終的選擇,這正是光的本質。宇宙最高意識知道一切能量將往何處去、做哪些事、以及將產生何種影響等;它只會成為一道光,靜待你的意圖正確地將它推送出去。


以不刻意影響結果的方式來完成送光的任務,例如:「為了世界和平,我送出一束光給地球」。其中!我們何不拿掉「世界和平」的部份而不至於影響世界和平。比較正確的說法是:「透過聖靈的手,我將這一束潔淨的白光送到地球中心,並致上深深的祝福」。如此才不會送出有濾鏡的光。
 


 

光明的陷阱--被膨脹的黑暗面


我們所處的外顯世界是由視覺表象所建構的三維實相,一切眼見為憑言聽計從。社會所顯示的光明往往是一種「隱惡揚善」的光明和「眼不見為淨」的光明。不管它是陰陽、黑白、善惡或哪一種?你覺察到任何一種切割只會徒增對立,所有出自二元性的分離都帶來難以收拾的衝突。試想,那些掃到地毯下面被壓抑的惡與黑暗,及種種負面的事物並不會就此消失,事實上它會從能量場的另一端被膨脹開來,最後以一種戰爭與破壞等激烈的方式顯化,重新返回我們的世界。我們不難從全球種族、宗教、軍事對立的難題中一窺倪端,關鍵的鑰匙就在「寬恕」。人類必須學習如何原諒別人與祈求他人的原諒,包容那些不可愛的事物,並從接納中理解,最後得到釋放。


 
過去歷史的祖先們即便是佛陀與觀音這樣偉大的人類典範,也曾一時失察而掉入光明的陷阱。正確地送出光確實是重要的,我有一段時間也曾陷在祈禱與送光的模糊地帶裡打轉不知所然,為了建立一個明確的概念性,但願這篇說明對於光的工作者和參與送光的朋友們會有所幫助。


 


 



關於氣、磁場、光子及許多超乎科學研究範圍之外的微粒子等,這些不可見的物質全都囊括在「隱含生命能量」裡,如今不能再用過去的玄學定義來敷衍它了,它是未來的明日科學,物理學家已經證實這一點。當今科學的態度來自不斷的質疑、論證與分析,把對象當成產品來研究,反而錯過了生命的智慧。事實上,當你了解到即便是一顆石頭仍舊充滿著生命的能量時,智慧與生命也同時寫入了大自然的資料庫,以及宇宙放眼所見與不可見的各個角落裡,當人類開始向大自然彎腰並給予尊敬時,我們將會陸續找回更多可貴的東西。
 

 

 

本文轉載出處:http://blog.yam.com/mories/article/1801854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