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儀善人 - 講奇病




王鳳儀善人 - 講奇病

摘自《王鳳儀言行錄  四十二篇》

     團山子南屯村李家,是我表兄的同族,他的妻室,得了邪病,有一年多了;平常不能起床,邪病發作時,縮成了一團,屎尿都拉在床上,一邊吃屎,一邊往身上滾。其它人都沒法,住在那個室內。曾請大神巫,也都治不了她。她十四歲的女兒,變成如傻子,看到牲口的糞,就拾起來吃。她們家裡的人,空着急、沒辦法。正月中,我到病人家,在南邊的屋裏宣講善書,病人犯邪氣,在東屋裡大聲說:「誰在這裡吵鬧?我不愛聽,快給我走開。」我知道她是邪不敢侵正,受不了這正氣。我就說:「我是講善書勸人做好事的,你怎不願意聽呢?」一邊說着,一邊走到東屋,和她理論,邪氣百般支吾,說他自己是大仙。我說:「你旣是大仙,就不該害人老少,你這不是造罪麼?」她始終不服氣。我看她的形狀說:「莫非你前生是個看牢獄的,寃屈死人,若不是,怎會現這種形狀呢?」她聽了大笑,不肯答言。


      我和她談論了兩天,都不肯走。這天的晚上,我作了個夢,夢見個刺蝟蹲在灶王爺板上,醒後心裡很不痛快。早飯後到病人屋裏,和她家裡的人,講夢裏的情景,想不到病人忽而大聲說:「那就是我。」我說:「旣是你,你就得走!不應該再害人,你旣成仙得道,理應助人為善,好修個善果,為什麼要做害人事呢?」邪氣說:「你不知道,她們母女兩個,種地時,把我的子子孫孫全部害死,我才來糟蹋她們,以解我心頭之恨。」我說:「寃仇宜解,不宜結,修道最要緊的,是去掉嗔恨心,汝不怕墜落地獄麼?我勸你回山,好好清心養性,把仇恨心去淨了,就能轉生人,再知盡孝、悌,便能成正果,有多麼好呢? 」


      他答應了走,央求我送它,我也答應了,我又問他說:「人是三界生的,你們是兩界生的,你怎能迷人呢?」他說:「人心若是正,我們不敢靠近,人雖是三界生的,遇事常發脾氣,性靈就迷了,這是失去了一界,再常動私心,又失去了一界,只剩下身界,我們才敢欺侮他。」我又問:「你怎麼會講話?」他說:「必須借人的陽氣,趁人睡着時,偷偷對人嘴換氣,再吃了『天河水』才會說人話。」我問他:「什麼是天河水呢?」他說:「就是人嘴裏流出來的口涎。」他說完了,我說:「你走吧!她們母女二人就全好了。 」


     由這宗事,我才知道,人讀聖賢書,不做聖賢事,就是吸不着陽氣。世人全做聖人所不喜歡的事,所以不能吃著聖人的「天河水」。我把世道人情看透了,叫人立志做善人,這是我得着了「天河水」。有人說胡黃白柳會迷人,其實豈只胡黃白柳迷人。
世上是個萬迷陣,沒有一項不迷人。所以我講立志,為叫人不迷。

 

大家都是習而不察,不知道抱住自己的本份去盡道,一味在別人身上找是非,所以才躭誤了自己成聖成佛。

人若想得著真道,就必定切切實實去實行才好。——王鳳儀善人



王鳳儀 (王善人) 簡介
       


   王鳳儀善人 (一八六四 ~ 一九三七) 諱樹桐,熱河省朝陽縣人。本是沒讀過書的莊稼人,從小給人放牛,長大為人夯 (厂尢) 活 (傭工),自幼就很有孝心,作工忠實,三十五歲時,見義勇為,為救友人楊柏,誓死前往,行於中途 (黑夜見白日) 而明道。自此講病、勸善、度人、化世,垂四十年。

   一般人見不好就生氣,其實如果沒有病人,要醫生有什麼用?要是沒有惡人、罪人,就不需要教主,也沒人可救了。不救人,怎能成道呢?有人問王善人:「那教好?」善人說:「全世界都贊成五大教,當然全是眞的。只要眞信、眞行,就能得道。」

   五大教教主,全是存善心、行天道,寧肯犧牲身體,保全天理,發揚天性,沒有已是人非的心。各教教主,既能忍辱,那會有爭強奪勝的心呢?不過各教信徒,以人心,體會不透聖意,才發生教爭,這是最可惜的事!各教信徒,應當努力糾正已是人非的錯處。教爭不息,世界不能清平。各教教徒所負的責任太大了!

   各教聖經說的全是天理,耶穌講「洗心移性,默禱親一。」老子講「修心煉性,抱元守一。」孔子講「存心養性,執中貫一。」佛講「明心見性,萬法歸一。」善人講「死心化性,萬教歸一。」一是天性,人成道時,全捨了生命,性靈歸天,才是真歸一了。所以人類全是一個,不分什麼你我。因之善人說:「有德的聖人,像電燈似的,不怕多,越多光越大。人是沒把自己的教義悟透,才自我煩惱,論勝爭強,自以為護道,那知躭誤了自己成道,你說可惜不可惜!」



“不怨人,怨人是苦海”;
“不生氣,人心一動,道心自滅”;
“找好處,找人好處是‘聚靈’,看人毛病是‘收贓’”;
“認不是,認不是生智慧水,‘上善若水’” ;
“找好處開了天堂路,認不是閉上地獄門”

從此,找到了天堂路,閉上了地獄門,心態調整了,不治之症也痊癒了。

——劉友生(劉善人),他的老師是中國著名的王鳳儀善人

 


欲 修 佛 道 必 先 修 人 道
欲 明 本 性 必 先 淨 凡 欲

養 身 之 道 在 於 動
養 心 之 道 在 於 靜
 

 

本文轉載自:http://www.namoamitabha.net/ch/publication/wang_biography/042.htm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