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喜之後


不知「自性」為何時,相信『狂喜之後』的開場白將會啟發到每個人,與您分享~


狂喜之後

傑克‧康菲爾德 Jack Kornfield 著  /  橡樹林出版

本文摘自:『狂喜之後』- 開場白

 
三十多年前,那時我剛到某座林中僧院出家修行,
我必須學會如何向他人頂禮致敬。我起初表現得相當笨拙。
每次進入禪堂,我們都得把頭恭敬地置於雙掌間,做五體投地的頂禮。
這是為了培養出家人的恭敬心和正念,借著肢體俯伏敬拜的動作,
來向簡樸慈悲和正念的出家之道獻上敬意,每當我們坐下接受師父的開示時,
也以相同的恭敬心頂禮致敬。
 
在正式入院修行約兩週後,某天,有位年長師兄將我拉到一旁耳提面命。
「在這兒,你不能只有進禪堂靜坐或接受師父開示時才行禮致敬,凡是遇到長輩都得行禮如儀。」 
我身為本寺唯一的西方人,也希望自己凡事符合規矩,於是就問他,哪些人算是我的長輩。
他回答, 「 按理說,凡是比你早出家者都算長輩。」  
我愣了一下才會意,原來這座僧院裡的每個人都是。
 
於是我開始向他們行禮,有時候感覺相當自在 -- 因為寺院中的確相多睿智且値得尊敬的長輩,
但有時心裡卻很不是滋味,我就碰過年僅21歲,充滿驕慢習氣的僧侶,
他出家只是為了取悅父母或是換取溫飽,
只因為他比我早出家一個星期,我就得低聲下氣向他行禮。
有時我得向休耕期到寺廟短期出家的邋遢老農行禮致敬,而他卻經常口嚼檳榔,
而且一輩子從來沒打坐過。要我將這些共居於森林裡的同伴當成大師般尊敬實在很困難。
 
但我還是每天行禮如儀,由於我內心衝突不已,便開始尋求解決之道。
終於,某天我又開始向「長輩」行禮的一天時,我試著從自己禮敬的對象身上,
尋找一些値得尊敬的地方,我向老農眼框四周的皺紋禮敬,因為他閱歷人世滄桑,
他經歷痛苦並且克服人生的苦難。我向年輕僧侶身上所洋溢的活力和嬉笑禮敬,
他們眼前是充滿不可思議的人生,正等著他們去體驗。
 
我開始樂在其中,我向長輩禮敬,進入和離開禪房時我合什禮敬,
進入自己森林中的茅舍時我禮敬,沐浴前我向古井禮敬。
過些時日之後,禮敬成了我對待萬物的方式 -- 它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凡是生物,我都心存敬意。
 
禮敬的精神正是本書之主旨。靈修生活所面對的真正挑戰不是在深山隱僻處,
或是意識進入超凡狀態:真正的挑戰就在當下。它要求我們懷抱著一顆睿智、
充滿尊敬和慈悲的心,以歡喜之情迎接生命中遭遇的萬事萬物,我們能同時向美善和苦難
致敬,向我們內心糾葛和困惑,向我們的恐懼以及世界諸多的不公義致敬。
 
用這種方式向真理致敬才是通往自由之道。向生命的本貌而非理想憧憬禮敬並不是件易事,
但不論這有多困難,它卻是最有用和高貴的修行。
 
向我們生命中的悲傷和背叛等各種殘酷事實禮敬,是接受它們的存在;
我們從這發自內心的禮敬動作中發現萬物都是有理可循。
當我們學習向萬物禮敬,就會發現自己的心能含納比想像中更多的自由和慈悲。
 
波斯詩人 -- 魯米  曾這麼說:
 
皮囊如寄居,每個早晨,都是新的落腳。
歡喜、沮喪、不義 、
須臾的覺知,
如同不速之客。
接納且招待他們每一個,
即使是一群憂愁的丑角,
狂掃過你的屋舍,
帶走你的家當。
你仍要待客以禮,
因為他可能帶來某些嶄新的歡悅
滌淨你的心靈。
論是灰黯念頭、羞愧或惡念,都要在門口笑臉相迎,
歡迎它們進入你的內心。

要對每位訪客心存感激,
因為每位來客都是上天派遣來
指導我們人生方向的使者。


★ 延伸閱讀本書: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64492

留言

  1. 這本書我買了多年,但看不懂。現看了你的介紹,很想再拿來看看。希望上了一年光的課程後,可有一些了解!

    回覆刪除
  2. 人生以快樂為目的--秋愷2008年1月19日 下午5:31

    Hi,我是秋愷,來看妳囉! :D

    本文作者對天地萬物都心存敬意,這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好榜樣。
    謝謝妳的分享! :)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