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0的文章

你就是人間天使

圖片
  你就是人間天使 你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是「我是誰?」   在人自身的面具之後,我到底是誰? 在歷史性的定義之外,我是誰? 會有那麼一刻,你的記憶開始復甦。   「對什麼的記憶?」你問。 對你真正的本性,你的天使本質之記憶。   你們全都被教得太害怕且太規矩,而永不會宣告這樣一個發現。 所以你們將它祕密地藏在內心的庇護所裡,這奇妙的自己,這真正的你…… 當你走過人生,曾有過需要、絕望、痛苦和恐懼的時刻,你哭號,欲知一個更大的真理。   人類的心掙出枷鎖,以愛之名呼求上蒼。 因此,我們以呼求之名、以愛之名相遇。   那呼求要的是什麼?它要的是真理。 這本書裡的教誨是為使你們由遺忘回到憶起的神性,你們的天使本性之光明大道平緩易行。   我想允諾你們一條道路。   以目的而言,它是一貫的,以方式而言,卻是個別的。   你們全都會達到自己真正的終極智慧。 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這就是你們此行的目的。   心是到達智慧之門。你即你的愛。   別再枉費片刻,在你對恐懼的服從裡。   恐懼是進入幻象的載具,而愛是回家的路。    所以讓我們開始。   容許我護送你行經這書的每一頁。   目的是什麼?是真理。 結果呢?是獲得自由。   誰為教師?你親愛的自身。   因為在你內,那天使居住的秘密、神聖處所,每件事你都已經知道了。   一些該記得的事:你不必為人生作準備。你不必逃避人生。   你不必監控人生。你不必解決人生。  你不必保護人生。你不必害怕人生。   人生的議題並不重要。   所有事物的精髓,必須用一顆愛心去尋求。  事情並非表面看來的模樣。 你在外面所尋找的,你已擁有。   所有經驗的累積,只是為了明白內在愛的本質。 享受這趟旅程吧!我保證,你一定有回家的票。 ~伊曼紐 _____ 在這個紛擾的人世中,伊曼紐深具啟發性的言詞,深深鼓舞了你我的心,同時也喚醒我們潛藏的天使本性,讓你我觸及真正的智慧。 天使存在嗎?他們做些什麼?天使有性別之分?他們與我們有什麼關係?這些長久以來關於天使的疑問,書中有令人驚喜的答案。 當你體驗到愉悅、興奮、熱情和幽默時,你就是人間的天使。 當你失望、痛苦、恐懼時,伊曼紐會以充滿愛的訊息,指引你遠離恐懼,乘著愛的翅膀,平安回家。 推薦書籍: 你就是人間天使 Emmanuel’s Book Ⅲ :What is an Ang

通行靈界的科學家:史威登堡獻給世人最偉大的禮物

圖片
  通行靈界的科學家:史威登堡獻給世人最偉大的禮物 〈第一章 從天才科學家到大靈能者〉 瑞典天才科學家:史威登堡 無論是誰,對以下這些事情應該都會有好奇心:真有死後的世界嗎?如果真有的話,又會是什麼樣的?這些東西跟我又有什麼關係呢?人類出現之後,已經有無數人出生在世上之後死亡,他們是就此消失在宇宙中?還是在死後世界的某處生活著呢? 偶爾媒體會介紹某些人瀕臨死亡之後又復生的經驗。但這些人口中的死後世界都只是片段零星的,而且很難讓人完全相信。 但我們想在此介紹一位受到命運安排,三十年之間自由穿梭於靈界的人,他就是瑞典的著名科學家史威登堡。他是獲選將靈界的神祕訊息傳達到世上的人。 史威登堡一六八八年一月二十九日出生於瑞典,是一個牧師的次子。他的父親在宗教界名聲顯赫。當時瑞典的國教是基督教路德教派,他的父親被瑞典女王任命為駐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史卡拉大教堂主教。 史威登堡就讀於烏薩拉大學之時,他關注的焦點完全在科學領域。雖然父母都反對他從事科學研究,但二十二歲的史威登堡還是堅持己見,在大學畢業時選擇了科學家之路。 他的父親看到他拋棄了家族傳統、違反自己的意思沉迷於科學當中,大為失望。然而史威登堡不負於自己年輕的聰慧頭腦,很快就聲名大噪,當時被公認與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齊名。 史威登堡的天才在他對宇宙形成的研究中也充分展現。他相信宇宙中一切的形成並非偶然,必須要有「第一因」的存在。在當時的歐洲,有不少哲學家、科學家在思考這個第一因的問題,其中很多人試圖將宇宙誕生的第一因與造物主連繫起來,史威登堡也是其中的一個。他也提出過一些超越時代的科學理論,可以與一兩百年後愛因斯坦等人的論文互相參照。他還提到過一個獨特的概念,就是「無限的能量是宇宙產生的根源」。 一七四五年,史威登堡五十七歲的那一年,他的人生碰上了不可思議的巨大轉捩點。在英國的倫敦,他受上天召喚、得到了特殊的使命之後,頃刻間就將之前對科學的著迷全都放下了。他搖身一變,成了與科學世界毫無關係、探求神祕靈界的大靈能者。 從那天之後,原本鎮日埋首於圖書館和研究室的史威登堡,將身邊的科學書與資料完全清理掉,書桌上只剩下一本聖經。 知道史威登堡離開科學界的人都覺得很可惜,其中幾個好友都勸他繼續將才能發揮在科學上,甚至還有人日後仍一直不斷請他重返科學界。 但是史威登堡卻對他們這麼說: 「以後世上還可以出很多像我這樣的科學家,但接受我這種使命

The Peace Of I - 大我的平靜

HO'OPONOPONO The Peace Of "I" 大我的平靜 KA MALUHIA O KA "I" Peace be with you, All My Peace, O ka Maluhia no me oe, Ku'u Maluhia a pau loa, The Peace that is " I ", the Peace that is "I am". Ka Maluhia o ka "I", owau no ka Maluhia, The Peace for always, now and forever and evermore. Ka Maluhia no na wa a pau, no ke'ia wa a mau a mau loa aku. My Peace " I " give to you, My Peace " I " leave with you, Ha'awi aku wau I ku'u Maluhia ia oe, waiho aku wau I ku'u Maluhia me oe, Not the world's Peace, but, only My Peace, The Peace of " I ". A'ole ka Maluhia o ke ao aka, ka'u Maluhia wale no, Ka Maluhia o ka "I".   "I" Am The "I"  我是我 OWAU NO KA "I" "I" come forth from the void into light, Pua mai au mai ka po iloko o ka malamalama,   "I" am the breath that nurtures life, Owau no ka ha, ka mauli ola,   "I" am that e

海德格的存在哲學

  海德格的存在哲學 馬丁‧海德格 (1889-1976) l           問題:如果說「存在者」可以用多樣性的意義表達出來,那究竟哪一種意義是最基本的呢?「存在」到底意味著什麼? 1.       十九世紀末,主張客體獨立存在的實在論者和主張主體為先的觀念論者僵持不下,哲學乃走進一條死巷;胡賽爾認為, 解救之道,端在「朝向事物本身 」——而不是朝向我們預先杜撰、用來取代的觀念。在胡賽爾來講, 現象學這門學問企圖不帶任何左右我們的先見、臆度,去描述我們得自經驗的東西 。胡賽爾斷言,哲學不該對現實的整體做哲學思辯,哲學必須轉而對存在的事物做純粹的描述 (William Barrett, 2001) 。 現象學主張不要把一個事物歸納為另外的事物,或者用一個事物來解釋另一事物。 2.       海德格接受胡賽爾為現象學下的定義,但是他不同意胡賽爾在遭遇「存在」問題時,卻沒有堅持現象學的方法,沒有對「存在」本身進行分析,而是把「存在」歸結為意識的活動,因而重蹈了形上學的覆轍。他指出哲學研究的內容,應該把「本體論」提到首位;哲學研究的「方法」,則應該用「解釋」的方法,來詮釋「存在」的意義,對人的生存結構進行詮釋。 A. 海德格追溯「現象學」 (phenomenology) 的希臘詞源為 pheinomenon (現象)及 logos (邏各斯)。 Pheinomenon 意指「表現自身的東西」;而 logos 則表現一種「揭示或展示」,也就是讓某物顯現出來。這意味: 讓事物「如其本身之所是」地呈現出來 。對海德格而言, 現象學的意義就是設法讓事物替自己發言 。 唯有不套用我們現成的狹隘概念,事物才會向我們彰顯它自己 。真正「理解」的本質就在於: 以事物的力量,讓事物明顯起來。 B. 環繞希臘字 phainomenon 這字還有一些字源: phaos (光明)、 apophansis (陳述或言語)。因此 思想的發生次序是這樣的:彰顯——光明——語言 (William Barrett, 2001) 。 3.       1927 年,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在胡賽爾編的《哲學與現象學研究年鑑》上發表。與之不同的是,隨後在 1950 年寫下的《林中路》與 1959 年的《走向語言之途》等作品,海德格不僅在思想上產生巨大變化,在寫作手法和風格上也發生變化。他放棄了嚴密的邏

生命與死亡相依相存 -- 存在心理治療

生命與死亡相依相存 存在心理治療 (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 文/ 歐文‧亞隆 Irvin D. Yalom 歷代以來,有一道珍貴的思想之流,從開始以文字表達思想以來,就強調生命和死亡是交織在一起的。每件事都會消逝,我們害怕消逝,可是縱然會消逝、會害怕,我們還是必須活下去,這是生命中最不言而喻的真理之一。斯多噶派學者說, 死亡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學會好好活著,就能學會好好死去,反過來說,學會好好死去,也才能學會好好活著 。西塞羅說:「思考哲學就是為死亡做好準備。」塞內加則說:「只有願意並準備好結束生命的人,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滋味。」聖奧古斯丁也有同樣的想法,他說:「只有在面對死亡時,人的自我才會誕生。」 根本不可能只把死亡留給垂死的人。生理上的生命 --- 死亡界限比較精確,可是在心理上,生命與死亡是彼此交織在一起的。 死亡是生命的一種事實,我們只要稍做省思,就知道死亡並不只是生命的最後一刻。蒙田全集中有一段話:「即使在出生時,我們就面臨死亡;從起點就開始了終點。 」蒙田在論死亡的銳利短文中說:「你為什麼要害怕自己的最後一天呢?那一天對死亡的貢獻並不比其它日子要來得多。最後一步並不會造成疲累,而是顯露出疲累罷了。」 若是繼續引用許多關於死亡的重要語錄,並不困難(也是比較引人注目的方式)。其實每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通常是在早年或是生命快結束時),都深入思考過死亡,並寫下關於死亡的文章;許多人的結論都認為,死亡是生命中無法逃脫的一部分,一生對死亡的關切會使生命更為豐富,而不是耗盡生命。雖然形體的死亡會使人毀壞,可是對死亡的觀念卻能拯救人。 最後這句話非常重要,值得再重複一遍: 雖然形體的死亡會使人毀壞,可是對死亡的觀念卻能拯救人 。可是,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對死亡的觀念怎麼能拯救人呢?把人從哪裡拯救出來呢? 稍微看一下 存在哲學的核心觀念,就可以得到澄清 。 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馬丁.海德格是二十世紀德國最偉大的思想家。他的前期思想對存在主義運動影響深遠;後期思想則對後現代主義思潮有啟發性的作用) , 他在 一九二六年探討死亡的觀念怎麼拯救人的問題,他得到一項重要的洞識,就是我們對個人死亡的覺察就好像一根刺,把我們從一種存在模式轉移到更高的模式。 海德格相信世上有兩種基本的存在模式:(1)忽略存有的狀態,或(2)注意存有的狀態。 當人活在忽

生活理念的迷思

生活理念的迷思 文/ 黃煥祥Bennet Wong, M.D、麥基卓Jock McKeen, M.D. 「我用一個字的時候,」矮胖子用輕蔑的口吻說:「不多也不少,它正好就是我選擇表達的意思。」 「但是問題在於,」愛麗絲說:「你是否能讓字有那麼多不同的意義?」 「問題在於,」矮胖子說:「哪個字是老闆—就是這樣。」 ──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 助人專業領域有許多不容懷疑與未經驗證的信念,執業者用這些信念來幫助他們的案主,結果是,許多的「受益人」發現自己陷入一整套新的卻站不住腳的推論中,因此受到束縛而非得到解放。以下是一些迷思的例子,他們都有被具體化成為「真理」的危險性。我們提出這些議題,是希望能激發討論與研究,而不是讓這些迷思成為「真理」或是「謬言」。 迷思一:人們理所當然的該享有遠離壓力、貧窮、意外與危險的快樂生命 這個迷思已經成為最近盛行的受害者模式的依據,它促使人們不再為自己負責。於是,許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為他們不必付出任何的貢獻,卻有權要求穿衣吃飯,並且受到照顧。他們活在依賴與不滿中,老是因為需求沒被滿足,或是自認的權利被侵犯而找機會報復。我們很輕易就在福利國家的政策上,或在互相處處找碴的法律訴訟中看到這些情況(委婉的解釋成「責任」歸屬的探討)。對這些人來說,為取得這樣的態度所付出的代價很大──個人成長因此受到限制。無助感和報復成為他們過日子的方式,常常會以疾病的症狀或令他們不滿的人際關係來呈現。助人專業領域在支持這種態度時,不但沒有幫忙解決,反而常常使問題更嚴重了。 迷思二:貧窮引發社會疾病 這個迷思普遍被政府和社會工作者接納,也是一般福利國家的重要基礎。支持這個信念者很少停下來想一想,在不同國度裡,經濟上的成功到底能帶來多少幸福。在「貧窮」國家中生活的人比在經濟大國中生活的人不快樂嗎?嘗試重新分配財富的努力,很少帶來正向的結果。挖掉貧民窟代之以新建築的計畫經常失敗:沒多久這些住戶又會把新建築變成又髒又亂。該是時候了,好好想清楚貧窮與社會疾病其實是心智態度的產物,只能經由適當的教育而不是資金的重新分配來加以改變。 迷思三:改變是可能的 由於這個假設,許多助人工作者發現他們處於緣木求魚的狀態而感到挫折。常識與經驗告訴我們,人們受到本性與天生資質或是障礙的限制。重要的議題不是改變(其可能性令人懷疑),而是人們與所處情境之間的關係。覺察到這個事實,

新時代運動 (New Age) ~ 新時代導師

新時代運動 (New Age) ~ 新時代導師 現在一般所說的新時代特別是指二十世紀六○年代之後的靈性運動,但在歐洲,其歷史可以遠溯到十八、十九世紀盛行於歐洲的浪漫主義(1790-1815)。到了十九世紀末,直接與新時代相關的第一個重要人物是 布拉瓦茨基夫人 Mrs. Helena Petrovna Blavatsky (1831-1891)(以下簡稱 H.P.B.)。H.P.B.受到印度教的影響,認為物質(matter)、精神(spirit)和意識(consciousness)是萬有的基礎。1875年,H.P.B. 成立神智學會(Theosophical Society),Theosophy 來自希臘字根 theos(god)和 sophia(wisdom)的結合,表示「神的智慧」,可以溯至畢達哥拉斯時代,德國神秘學家 Jakob Boehme(1575- 1642)擴充其意義,視其為神秘哲學,「以發現人類和宇宙或神的關係」,是眾多歷史上宗教運動的特徵。但是,在H.P.B. 的神智學會成立之後,現在的神智學說特別強調了印度教和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 的成份。H.P.B. 據稱具有通靈能力,在1867年到其過逝1891其間,獲得諸多更高靈的導師( Master )的教導。她認為,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些共通的真理,其人觀的基本概念是,因為人類自具神性,故可自救。 神智學會對新時代的影響深遠。另一位對新時代有重要影響的人物也是屬於神智學會的 愛麗絲‧貝莉 Alice Bailey 。1922 年,Alice Bailey  成立 Lucifer Publishing Company,並以彩虹象徵其靈性之道。和 H.P.B 一樣,Alice Bailey 聲稱其教導亦來自西藏精神導師 道瓦庫 Dwal Khul 的通靈啟授。從 H.P.B 到Alice Bailey, Dwal Khul 的教導被記錄下來,共延續了約七十年左右。New Age (新時代) 一詞即由 Alice Bailey 於 1949 年提出,但在歌舞劇(髮)(hair) 大談寶瓶時代(Aquarian Age)的觀念之後,新時代才為一般大眾所知,成為具有某特定義涵意的文化名詞,二十世紀六○年代起,成為「通俗運動」(popular movement)。 新時代和寶瓶時代常被互相代換